第389章 大的出奇(二合一)-《庆余年之梅家有子初长成》


    第(2/3)页

    轻而易举便能悄无声息地除掉敌国一名军方威望很高的大将,九品上高手,要说庆帝一点儿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想了想突然问道。

    “梅呈安提过上杉虎一事嘛?”

    陈萍萍摇了摇头。

    “不曾。”

    庆帝点点头道。

    “那便算了,他们若有意让上杉虎死就一定会跟你提的,既然没提,那就代表他们对上杉虎另有打算,咱们就别插手了。”

    “是!”

    陈萍萍应声完轻叹一声。

    “就是有些可惜。”

    庆帝笑了笑,淡淡言道。

    “没什么可惜的,让他活着还能牵制北齐皇室一二,死了可就什么用也没了。”

    陈萍萍点点头不再多言,顿了下他抬头看向庆帝,再次开口道。

    “陛下,回信的事儿您多少给些…”

    庆帝一听,脸上笑意倏然消失,摆手直接打断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抬脚快步朝身后的小筑走去的同时朝站在远处的宫典招了招手。

    “送陈院长出去。”

    “……”

    陈萍萍嘴巴微张,目瞪口呆地看着庆帝远去背影,僵在了轮椅之上,直到快速赶到的宫典站到他身后,他的表情才逐渐恢复淡然。

    “陈院长我送您出去。”

    陈萍萍甩了甩两只袖子,调整了下坐姿后微微偏头朝宫典颔首示意,淡淡言道。

    “那就有劳宫统领了。”

    ……

    使团进入北齐国境之后,一应防务便全都交给了北齐锦衣卫和沿途的军队,梅呈安和范闲偷得浮生半日闲,省心省力好不惬意。

    就连高达带领的虎卫,王启年带领的临时启年小组没了防护差事也都慵懒了起来。

    反正他们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使团踏在战败国的土地上,想来给对方八百个胆子,也没人敢对使团怎么样。

    北地的夏日风光别有一番风味,热时远比南境酷热,热的很干燥,而过了午时至未时这个时间段,气温又突然骤降变得清爽起来。

    端是奇妙无比。

    使团里大部分人都是来过北齐的老人,就连王启年当年也曾在两国边境处做过一些不要本钱的买卖,对于出国这件事,唯一显得有些兴奋的也就只有第一次踏出国境的梅呈安和范闲,以及七名虎卫了。

    虽然以高达为首的虎卫们依旧保持着高手应该保持的那种冷峻感,但看着他们偶尔看向窗外景色时的火热神色,就知道他们对异国景色也很感兴趣。

    范闲笑着说道。

    “走了一阵子才渐渐有了出国的感觉,表面上看这北齐景色跟咱们庆国除了树种有所区别之外大差不差,气温跟咱们就截然不同了,虽然变化大了些,但我反倒觉得北齐的夏日相比咱们要更舒服些,只消熬过太阳最毒的那一两个时辰立马就清爽了,不像咱们那从早到晚始终带着一股闷热和潮湿。”

    梅呈安端着茶杯抿了口茶,对此倒是不置可否,前世他没去过东北,不知那个东北和这个东北在地理上是否有差异,不过这个东北的气温确实比前世他常呆的北方要舒服的多。

    王启年拎着茶壶边给车厢内众人喝空的茶杯蓄满茶水边开口道。

    “大人说的极是,这北齐呀,看似地处东北偏僻之地,实则地理位置和这个气候,那都是极好的,大人,我这不方便,麻烦您帮忙给梓荆兄把茶递过去吧。”

    范闲点点头,抬手接过茶杯,透过前窗口将茶递给了驾驶位的藤梓荆,早已闻声的藤梓荆回身伸手茶杯后朝王启年举了举,倒了声谢。

    高达喝了口茶后撂下茶杯,看着窗外的景色接着王启年刚才的话茬瓮声瓮气地说道。

    “这北国的风光确实不错,不知能否有幸跟随陛下进行第四次北伐,届时将这片疆土统统纳入我庆国管辖,那时的风光许会更加秀丽。”

    梅呈安闻言喝茶的动作一顿,下意识轻皱了下眉头。

    王启年闻言却是激动不已,一拍桌子。

    “说得好!哈哈,高兄此言深得我心,当浮一大杯,此处无酒,我便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愿你我所想早日成真,干!”

    高达笑呵呵抬起茶杯跟他碰了一下。

    “借王兄吉言,愿早日成真!”

    说罢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端是豪迈潇洒。

    喝完二人相视一笑。

    梅呈安轻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默默喝茶并没有说什么,他听到高达这番言论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话有点煞风景。

    不过貌似身为庆国的子民,抱有那般想法只是正常的,不得不说,这事儿还挺妙的。

    伴随着密集的马蹄声,和车轮飞速转动的咕噜声,马车在平整的官道上疾驶着,窗外那些落叶乔木正悬着大大小小的绿叶子,在马车带起风的吹动下,晃动着发出哗哗作响的声音。

    范闲撂下茶杯,淡淡言道。

    “值此明媚夏日好风景,还是少讲一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吧。”

    闻言梅呈安挑了下眉,嘴角一弯笑了。

    得,看来不习惯的不只是他。

    高达和王启年闻言则是齐齐愣了一下,对视一眼后纷纷把嘴闭上不说话了。

    范闲又喝了口茶后撂下茶杯,偏头看向老乡问道。

    “正好,趁这机会给他们开个小会吧,聊聊此去上京的注意事项,你来还是我来?”

    梅呈安耸耸肩,朝他抬手示意他来。

    范闲点点头也不墨迹。

    “那你帮我查缺补漏。”

    梅呈安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随后范闲便轻声将此行该交代的注意事项全部交代了一遍,内容他跟梅呈安早讨论过好些遍了,说的丝毫不差,并无遗漏。

    此行去上京不需要再进行谈判了,只是关于之前达成的协议的落实,难度并不是很大。

    但有些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提前强调好了也省的到时临时出岔子。

    这辆马车上只有梅呈安,范闲,王启年还有高达,再加上驾车的藤梓荆,所以几人说话没什么可避讳的,只消不让外面的北齐人听到就好。

    ……

    北齐虽说地处东北,但由于使团之前绕着大湖向东绕了好大一圈自雾都河入的境,而使团此行目标上京城又位于北齐正中央,因此入了国境之后,使团行进方向不再是东北方向,而是变成了朝正北方向前进。

    自雾都河到北齐的距离似乎远比庆国京都到北境的距离,即便一路走的是官道高速路,行程也并未缩短多少,仿佛无穷无尽。

    沿途使团除了极少数时候扎营野外,大部分都是停留在途中各个驿站之中,极少有到大一些的城镇驻脚,庆国使团当然不乐意,尤其是梅呈安,倒不是他觉得这是北齐方面的不尊重,主要的是他需要去开在大城镇中的梅家食堂,看自家媳妇柔嘉郡主是否有给他来信,压根儿不经过他怎么看,小城镇也没开分店呐。

    但是看在对方官员小心接待殷勤侍奉的份儿上,使团这边包括梅呈安也不好多说什么。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次协议北齐方面丢了大大的脸,自然不好意思让全国的百姓看见南朝的使团大摇大摆地从城镇中走过。

    行呗,反正也就是去看看有没有来信,派个人跑一趟也是一样的,可能是在边境处交接的尾声时吃了一些瘪,沈重对使团这边的警惕防范有些严重,为了不引人注目,每次临近大城时,梅呈安便以要给使团众人加餐的名义安排红薯青鸟跟着采买物资的人一起进城采购酒水食物,当然了,东西是真买,餐是真加,这点小钱梅呈安不在乎。

    不过让他比较郁闷的是,她媳妇儿好像是把他给忘了,每经过一次大城他都要派人去询问一遍,得到的回答统统是没收到来信。

    梅家食堂别看分店不多,且只开设在大一些城镇之中,但由于酒水铺货量大的惊人,运输通道也就是信息通道十分强大且完整,各店铺之间交流亦十分频繁,基本不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存在,梅呈安没出发就提前传信通知过北齐各家店铺了,所有店铺都在关注信的问题,若真有信寄来,转瞬各家铺子都能收到消息,既然铺子那边说没有来信,那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他媳妇儿压根儿就没给他写信。

    分别的时候说的那么言之凿凿,完事儿扭头就抛之脑后?渣女!

    询问几次无果后愤愤不平的梅呈安果断不等了,直接给在家留守的黄瓜传信,让她跑一趟靖王府替他表示一下不开心。

    黄瓜的回信没几天就到了,梅呈安打开一看顿时气笑了,李柔嘉不写信的理由居然是怕他收到信后会太想她,担心他会因此耽误了使团的正经差事,甚至直言后面也不会写信,让他不要整日胡思乱想安心当差,争取早日回归庆国,期待与他重逢云云。

    看完梅呈安满脑袋问号,大脑嗡嗡作响。

    是这么回事儿吗?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