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人都知道,跟着这三位,他们的日子已经翻了好几番了。 等生意扩大,生产队上不仅可以多种药材,队上有更多的社员可以进厂工作。 如今农忙时,厂里会让社员们回去帮几天,生产队也缺劳力。 红群大队建厂、种药材,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周围的大队,早就羡慕得流口水。 而都阳镇,也因为他们红群卫生材料厂出了名,市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表扬。 红群厂那边都商议好了,三个人把具体计划拟定之后,李欣玥就成了撒手掌柜。 到六月下旬,卫生系统的招工全部完成,所有的招工都已到位。 工兵营两位连长的烈属,一位叫王秀梅、一位叫张青苗。 两人都来自农村,只读过两年书。 两人文化不高、识字不多,J一把她们安排在食堂,负责打饭菜。 每月工资45,奖金另外算。 这工资,可把她们喜坏了,当然她们更爱这个岗位。 通知到了的当天,两人带着孩子过来道谢了。 “谢谢,谢谢主任家属。” “孩子,快给婶婶磕个头!” 面对两位烈属的客气,李欣玥立即阻止了她们:“别别,快进来坐坐,说说你们的想法。” 两人都是农村干活的人,是很实在的两个女人。 如今给她们一个不用风吹日晒、还有高收入的工作,可不敢有想法。 “嫂子,我们没想法、没想法,我们会好好干的!” “嫂子,你放心,绝不给您丢脸!” 两人表态很坚定,李欣玥有点难为情:“你们别叫我嫂子,叫我小李吧。” “孩子们上学的事都办好了吗?” 两人立即点头…… “办好了,办好了,都安置在都阳镇小学。” “师里给我们的房子也很大,是两套的。” 王秀梅说完,张青苗立即道:“说真心话,首长们对我们是真的太好了。” “虽然当家的不在了,但他是为国牺牲的,我们不悲伤,他死得值,我们骄傲!” 谁能不悲伤呢? 李欣玥知道这两位军嫂虽然没文化,但觉悟还是挺高的。 能帮到这样的人,她很开心。 两位军嫂都有三个孩子,最小的都是一岁多。 第(2/3)页